类别: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:2023-12-14 11:42:09 浏览: 次
半岛综合体育【中央媒体看甘肃】甘肃庄浪:宫灯“点亮”增收路记者走进甘肃省庄浪县宫灯文化产业基地展示大厅时,颜色不一、形状各异的宫灯布满展厅,有大红色长筒形点缀花卉图案的,有蓝色、绿色、粉色胖墩墩的,有方方正正镂空纹饰的半岛综合体育,还有兔、鸡、牛、羊、蛇、猪等十二生肖模样的,不一而足。
展厅所在的水洛镇在当地最早开始建设宫灯厂,并不断发展壮大。镇长郑健龙告诉记者,宫灯始于东汉半岛综合体育,兴于隋唐,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,庄浪县民间一直就有手工制作宫灯的传统。
关于庄浪“点亮”宫灯产业的故事,则离不开水洛镇吊沟村村民宋小霞的努力。2017年年底,从事电商工作的她,发现大红灯笼活跃于年货购物清单,于是她对接商家订购了一批,并于次年春天前往厂商所在地考察。
宋小霞发现灯笼制作工艺不复杂,工作强度不大,工作时间相对灵活,很适合当地村民家门口实现就业,“我们还有制作宫灯的传统,能做出更好的产品”。
很快,宋小霞在村里开始尝试宫灯制作,吸引不少村民前来务工。在当地支持下,宋小霞建办平凉市第一家示范性宫灯扶贫车间,成立庄浪县丰农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,不到两年年产值就达到400万元,并带动周边百余人实现就业。
目前,宫灯文化产业基地已实现大红灯笼的批量化生产,以及特色宫灯的定制化生产。在注塑车间内,郭堡村村民蒙晋龙正在查看压铸机生产情况,眼前8台机器,能够生产多种规格的塑料底座,“我们主要是将废弃塑料制品循环使用。”
一旁的印花车间内,工作人员左手拿着印模,右手刮板一推,图案就印染到了布条表面,几番操作过后,不同图案或文字就完成印染。塑料底座与灯罩完工后,便会送往展厅二楼的组装车间。
组装车间坐满了附近村民,有的用钢丝将两个塑料底座连接起来,呈球形或者柱形,有的踏着缝纫机将印染好的布条缝合成完整灯罩,有的将成形的框架套上灯罩,有的在其表面涂上“金线”,有的将吊穗粘贴到底座之上。
37岁的章银娟,每天能给400个灯笼涂上“金线元。“平时照顾完老人,送完娃娃上学,抽空就过来。”章银娟说,工作时间比较灵活,还能补贴家用。
记者发现,基地实行按件计酬与按时计酬相结合,基本上能保证村民每月收入稳定在2000元左右,真正做到拓宽群众增收渠道。在该基地带动下,庄浪9个乡镇建办宫灯生产工厂24个半岛综合体育,能够为全县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,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。(记者李杰)